60歲的林媽媽,大約從40歲開始,只要家裡有煩心的事情就會睡不著,甚至躺到天亮都還沒睡。偶而會依靠鎮定劑安柏寧來助眠,吃了才能入睡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醒來1-2次。最近2年徹夜難入睡的狀況越來越常發生,又常嘴巴苦和口臭,因此求助中醫。服用中藥一個月期間,變得比較好入睡,但仍偶而會因為家中的事情整晚失眠。治療三個月後,林媽媽已經沒有睡不著的情況,半夜也不再會中途醒來,能一覺到天亮,白天精神也改善許多,口苦口臭都消失了。甚至周遭的朋友也發現林媽媽的氣色變得紅潤明亮。
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,壓力繁重,有睡眠問題的人並不少見。尤其有些人個性容易緊張,只要隔天有件小事情就會難以入睡,長此以往,容易造成睡眠周期紊亂、睡眠調節中樞失衡的現象。當短暫的失眠轉變成長期慢性的失眠以後,「睡覺」反而變成失眠患者最害怕的事,當「床」和「失眠」做了連結以後,有的人坐在沙發上就打瞌睡,躺到床上反而睜眼到天亮,變成了一種極痛苦的惡性循環。
以中醫觀點而言,失眠的原因繁多,像是過度思慮,耗傷心血;肝火過旺,上擾心神;胃氣不和(脹氣、胃食道逆流);年老病後氣血虧虛…等等,都可能引起。中醫治療失眠會針對個人的病因,給予重鎮安神、養心血、化痰和胃、補益氣血等不同的藥方,辨證論治。像案例中的林媽媽在服用降肝火和養肝血的方藥後,症狀就改善良多。
另外,在髮際線的安眠穴、手腕處的神門穴均有寧心安神的功能,睡前可以輕微揉按,幫助入睡。平常壓力大有肝火旺、口苦口乾、頭痛的人,可以喝些菊花茶有助於清散火氣;常常抑鬱不開心的人則可以泡玫瑰花茶解憂。同時還可以自製睡前的安神茶,以酸棗仁三錢,麥冬、遠志各一錢,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,於睡前服用。以上三種藥材均有寧心安神鎮靜的作用,混合有催眠的效果。
有慢性失眠的人,下午三點以後不宜飲用咖啡、茶、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飲食;睡前不要喝200毫升以上的水,以免頻繁小便妨礙入睡;接近就寢時不要吃過飽、或難消化的食物;勿在床上滑手機、吃零食,讓床只作為舒適的睡覺使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長期的失眠除了可能引起頭痛頭暈、倦怠疲勞,也會增加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更可能導致健忘、記憶力衰退。因此不論是急性壓力引起的短暫失眠,或者長期的慢性失眠,都可借助中藥藥方來幫助入睡,以及改善睡眠品質。尤其中藥不會有成癮性跟依賴性,當睡眠周期重新建立後,停服中藥也能持續安穩的睡著,療效穩定且讓人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