勃起功能障礙(俗稱「陽痿」)是指男性無法產生或維持足夠的陰莖勃起硬度來完成性行為;且障礙發生次數要超過25%的性行為。
一般而言,男性在40歲以後,性功能會開始衰退。依據國外統計,40到70歲之間,至少有一半的男人,有勃起功能障礙。到了50歲,2-3成會出現問題;到70歲時,則約4到5成有勃起功能障礙。
值得注意的是,經過治療的糖尿病患者,完全勃起功能障礙的罹病率為28%、心臟病患者是39%、高血壓患者是15%,如果有精神壓力問題,完全勃起功能障礙的的罹病率就更高。隨著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盛行率逐步提升,這些慢性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礙的關聯就更值得進一步的重視。
生理機轉
性的過程包括性慾、愛撫、勃起、高潮、射精等,其中任何環節出問題都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。
男性勃起包括神經訊號、血管的交互作用,並受到荷爾蒙(睪固酮)調控和精神情緒的誘發。當神經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(如一氧化氮)時,能舒張血管,增加陰莖血流量,同時讓海綿體內的小樑平滑肌放鬆,使海綿體短時間充血、膨大;並且壓迫白膜下靜脈叢,使陰莖的靜脈回流受阻斷,以持續充血勃起。
隨著一氧化氮刺激產生的cGMP被代謝後,陰莖動脈收縮,供血下降,靜脈恢復回流,勃起則逐漸消退。所以當動脈充血不足、靜脈回流過快都會造成勃起功能障礙。
勃起功能障礙的原因
心理性、神經性、賀爾蒙、藥物、血管性(動脈血流入障礙、靜脈血漏出)、系統性疾病均可能造成影響。
危險因子:
- 老化:超過40歲的男性
- 菸、大量飲酒
- 心臟血管疾病:中風、高血壓、高密度脂蛋白偏低、動脈硬化(陰莖海綿體小血管的纖維化、鈣化和阻塞。)
- 肥胖
- 賀爾蒙:糖尿病、甲狀腺亢進或低下、泌乳素過高、男性賀爾蒙缺乏
- 精神心理因素:壓力、憂鬱症、婚姻關係不佳
- 神經性:脊髓損傷、腦傷、巴金森氏症、阿茲海默症、骨盆腔和攝護腺手術、攝護腺癌
- 局部損傷:骨盆腔損傷、陰莖骨折、放射線治療
- 系統性:肝衰竭、慢性腎衰竭
- 藥物:心血管藥物乙型阻斷劑、thiazide利尿劑、抗憂鬱藥物、H2拮抗劑
中醫論治
中醫對陽痿的論治仍以腎的相關論述最多。動物實驗也有發現部分補腎藥能增加睪固酮濃度。不過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,飲食又多辛辣油膩,肝氣鬱結和濕熱下注也是陽痿常見的病理機轉,痰、濕熱、瘀、鬱均是可能的致病因素,不可一味的使用溫補藥。
中醫治療陽痿有幾大用藥方向:
- 補腎藥(溫腎助陽、滋腎填精) :枸杞子、熟地、黃精、山藥、女貞子、淫羊藿、肉蓯蓉、仙茅、鹿茸、蛤蚧
- 補益氣血:歸脾湯、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甘草、遠志、龍眼肉、當歸、山藥、黨參
- 疏肝理氣:蜈蚣、柴胡、香附、當歸、白芍、白蒺藜、川楝子、郁金
- 其他:濕熱下注、經絡阻滯血行不暢者,可以龍膽瀉肝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。
透過中醫給予陽痿患者補充腎陰腎陽用藥,供勃起障礙患者回復到較佳的性功能,無明顯的副作用,是這類患者良好的治療選擇。